# 2025-内蒙古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 一、 名词解释
### 1. 舆论场(6分)
### 2. 景观社会(6分)
### 3. 具身传播(6分)
### 4. 合理使用(6分)
### 5. 策展新闻(6分)
## 二、 简答题
### 1. 短视频新闻的优势和局限(10分)
### 2. 移动性对人际传播的影响(10分)
### 3. 简述田野调查和问卷调查的区别(10分)
### 4. 施拉姆对传播学的贡献(10分)
### 5. 整合营销传播的流程(10分)
## 三、 论述题
### 1. 结合实际案例,论述新闻传播如何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分)
### 2. 结合实际案例,谈谈你对媒介化生存的理解(20分)
## 四、 材料分析题
>
> 【材料】
>
> MBTI,全称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是一种迫选型、自我报告式的性格评估工具,用以衡量和描述人们在获取信息、作出决策、对待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和不同的人格类型表现。这一理论模型由美国作家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和她的母亲凯瑟琳·库克·布里格斯,基于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划分的8种心理类型为基础,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后建构而成。
>
> MBTI通过四个维度——能量获取方式(E外向/I内向)、信息获取方式(S实感/N直觉)、决策方式(T思考/F情感)、行动方式(J判断/P知觉)——的二元划分,将人的个性划分为16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行为倾向。这种分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个性差异,从而在人际交往、职业发展、团队协作等方面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
> MBTI人格类型量表在2000年前后开始被我国的心理学家译介、研究、检验和修订,最初主要应用于高校教学科研、企业团队管理、员工人格测试等领域。MBTI在网络中引起我国青少年尤其是职场青年的广泛关注,是在2022年冬季奥运会期间,特别是在谷爱凌接受采访时提及自己是INTJ型人格之后。至2023年3月,MBTI在中国的受众覆盖率达到了10%,且该数据仍在增长中。一方面,不少青年通过它来锚定自身人格、解答心理困惑,有广泛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市场乃至更广泛的社会力量也抓住了这一机会,越来越多的博主、小编、播主以之为基础进行社会交往乃至再创作。如此一来,也就形成了越来越庞大的网络趣缘群体,或曰“MBTI圈”。有人甚至称MBTI为年轻人的“社交货币”“社交名片”。
>
> 作为年轻人的“社交货币”,MBTI人格测试的火爆程度从其被写上电子名片可见一斑,其热潮可以定位为一种青年亚文化,在此,人格并无高下之分。青年MBTI亚文化是青年在呼吁社会打破单一化的绩效等级评价逻辑,反映了青年希望自己能被他人正确看待,并探索新型、平等、宽松的社交方式的诉求。理论上,青年MBTI亚文化有促使社会变得更为平等的作用。从现实来看,性格测试并不能提供一劳永逸的答案。建议可以从个体心理、人际关系、制度系统、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来进行调适,并警惕“贴标签”带来的自我固化和群体极化倾向。
### 1. 结合材料,用新闻传播知识分析网络亚文化(30分)
# 2025-内蒙古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 一、 名词解释
### 1. 新闻包裹(5分)
### 2. 算法素养(5分)
### 3. 传播的游戏观(5分)
### 4. 共情传播(5分)
## 二、 简答题
### 1. 新闻游戏的要素和策略(10分)
### 2. 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10分)
### 3. 新媒体时代视听节目的制作原则(10分)
## 三、 论述题
### 1. 论述新闻评论如何促进主流价值(20分)
### 2. 论述数字时代新闻业加速的原因(20分)
## 四、 实务题
>
> 【材料】
>
> 在数字化时代,AI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也催生了一系列新的娱乐形式。其中,AI恶搞作为一种新兴的娱乐方式,凭借其独特的创意和趣味性,迅速在网络上走红,成为广大网友茶余饭后的谈资。然而,AI恶搞不只是一场简单的娱乐狂欢,其背后所隐藏的问题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
> AI恶搞通常指的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已有的图像、音频或视频进行篡改或重组,创造出令人捧腹或惊叹的新内容。这些恶搞作品往往能够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引发大量关注和讨论。从表面上看,AI恶搞似乎只是一种无害的娱乐方式,能够给人们带来欢乐和放松。然而,随着这类内容的不断增加和扩散,一些潜在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 1. 根据材料完成一篇500字的评论(30分)
### 2. 为内蒙古卫视策划一档以“龙”为核心符号的广播电视节目,节目聚焦于北疆地区的丰富文化,旨在通过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形式,展现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以此为桥梁,促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团结。要求写明节目主题、策划方针、节目环节与流程.(30分)
# 2024-内蒙古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 一、 名词解释
### 1. 新闻真实(5分)
### 2. 元传播(5分)
### 3. 法兰克福(5分)
### 4. AIGC(5分)
### 5. 媒介技术可供性(5分)
## 二、 简答题
### 1. 简述信息场景传播理论(10分)
### 2. 媒介的双重属性(10分)
### 3. 市场细分的原则(10分)
### 4. 简述传播与扩散的基本过程(10分)
### 5. 文化研究的特点(10分)
## 三、 论述题
### 1. 谈谈你对芝加哥学派符合互动主义符号思想的理解(25分)
### 2. 结合所学知识,视频社交平台是如何作为现实世界和影像世界的中介(25分)
### 3. 结合具体案例,谈谈你对高级黑和低级红的理解(25分)
# 2024-内蒙古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 一、 名词解释
### 1. 闭合式提问(5分)
### 2. 阅读场景(5分)
### 3. 文本结构(5分)
### 4. 媒介公共产品(5分)
## 二、 简答题
### 1. 新闻政策和新闻价值的关系(10分)
### 2. 网络营销传播的基本原则(10分)
### 3. 精准新闻的特点和优势(10分)
## 三、 论述题
### 1. 图像媒介带来了全民的视觉狂欢也带来了审美疲劳,以声音符号为信息载体的传播方式正悄然兴起。请谈谈你的理解(20分)
### 2. 结合流媒体视频弹幕,谈谈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20分)
## 四、 操作题
### 1. 为内蒙古卫视《健康帮帮团》策划一栏节目,要写明节目主题、策划方针、节目环节与流程(30分)
### 2. 国潮兴起与部分老字号经营不善被摘牌,评论500字左右(30分)
>
> 【材料】
>
> 材料为国潮兴起,不少国货品牌取得了发展,李宁等品牌将中国原创搬到了时装周,材料中还给了茅台和瑞幸拿铁联名的酱香拿铁的列子,最后说了不少老子号因经营不善被移除老字号名单。
# 2023-内蒙古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 一、 名词解释(6分\*5)
### 1. 新闻时度效
### 2. 受众商品论
### 3. PUGC
### 4. 媒介事件
### 5. 数字素养
## 二、 简答(10分\*6)
### 1. 简述霍尔的编码解码
### 2. 简述新闻价值的实现过程
### 3. 简述市场利基者及其作用
### 4. 平台的经济规模特征
### 5. 媒介偏倚论
### 6. 新闻生产为什么会形成惯例
## 三、 论述(20分\*2)
### 1.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但是新媒体时代下有人认为“人是媒介的延伸”,谈谈你的看法。
### 2. 短视频的现状、趋势及规制措施。
## 四、 材料分析题(20分)
### 1. 结合材料说明网络谣言的特点,并且结合新冠疫情,说明社交媒体在健康谣言传播中的功能、角色和作用。
>
> 材料:
>
> 材料一:
>
> 《茶水能杀灭新冠病毒?断章取义!专家本人发声了》
>
> 文章原文:
>
> 
>
> 《乔医生说“茶水杀灭新冠病毒”,谁篡改了原视频?》
>
> 文章原文:
>
> 
>
> 材料二:
>
> 谣言为什么会被传播?
>
> (原材料的大概方向是:人们即使能辨认谣言,也会转发、收获点赞,即人们更在意社会互动)
>
> 当正常的生活被疫情打乱、当现实的活动受到限制、当未知的焦虑充斥身边,我们对真实信息的需求、对确定性的渴望从未像当下这般强烈,而谣言也趁虚而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为什么人们要传播谣言?
>
> 毋庸置疑,人们传播谣言的原因不尽相同。《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一书淋漓尽致地描绘了谣言传播过程中参与者们的不同心理:
>
> (1)传谣是为了求知
>
> 对于大部分受众而言,其对于所传播的内容是否真实并不确定,而希望能通过传播该信息进行求证与核实。
>
> (2)传谣是为了群体求同
>
> 人作为社会动物,参与谣言通常被视作参与群体行动。而谣言正是社会协调一致的有效媒介:所有发生的讨论均表达了我们参与其中的群体舆论。对此一个我们无法忽视的现象是:人总是要等到知道了其他人(即我们作为参考依据的群体)的看法之后,才会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且经验表明,与群体保持一致对我们观点的影响非常大:有时我们甚至会因此而说出与我们的想法截然相反的话,并且对我们自己的信念产生怀疑。
>
> (3)传谣是为了说服他人
>
> 对于部分人而言,传播谣言是其“存在感”的有效证明。他们试图通过传播谣言而说服他人,当得到受众的肯定与相信时,其便从中实现了自我满足。
>
> (4)传谣是为了自我解放
>
> 许多谣言会给我们带来心理的重负,而传谣是以社会能够接受的方式所进行的一种发泄。原因在于,谣言的分享意味着谣言可能带来的风险将不再由个人独自承担,而是降落在所有与之相关的人的头顶上。即便谣言在之后被证实,也会凝聚起更多共同抵御风险、消除困难的力量,从而减少我们的孤独感和紧张感。
>
> (5)传谣是为了取乐和交流感情
>
> 有些谣言之所以会被传播,并不是因为传播者对谣言坚信不疑,而是认为谣言内容很有趣,是令人好奇和惊讶的事情。此时,传播者相信在他的朋友圈传播这一谣言可以与朋友们分享乐趣。当然,传谣有时候仅仅是人们交流感情的一种方式。在一些人看来,谣言是完成社会联系,加强朋友之间、邻里之间和亲人之间关系的跳板。
# 2023-内蒙古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 一、 名词解释(5分\*5)
### 1. 互动管理
### 2. 主流话语传播
### 3. 临场化新闻
### 4. 虚拟演播室
### 5. 同题集中
## 二、 简答(10分\*3)
### 1. 简述社会热点对舆论引导的作用
### 2. 简述沉浸式新闻优势和局限
### 3. 简述社交媒体对新闻采访的影响
## 三、 论述(25分)
### 1. 论述基于地理位置的媒介创造的媒介新业态特点和问题(LBS)
## 四、 操作(30+40分)
### 1. 根据二十大中环境保护相关内容、两山论,拟写全媒体策划方案500字
### 2. 评论觉醒年代和山海情等新主流影视作品中主流意识形态800字
# 2022-内蒙古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 一、 名词解释(5分\*5)
### 1. 元宇宙(5分)
### 2. 反转新闻(5分)
### 3. 场景化传播(5分)
### 4. 媒介的二元市场(5分)
### 5. 把关人(5分)
## 二、 简答题(10分\*5)
### 1. 数字劳工(10分)
### 2. 焦点小组访谈(10分)
### 3. 媒介领导面临哪些商业伦理规范(10分)
### 4. 坚持新闻党性原则的重要性(10分)
### 5. 第三人效果是什么?影响因素是什么?(10分)
## 三、 论述题(20分\*3)
### 1. 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和基本观点对传播学早期发展的重要贡献?(20分)
### 2. 新媒体带来群体的智慧还是群体的迷失?为什么?(20分)
### 3. 郭老师抖音账号因为不符合社区规范被封禁,结合社会责任论和我国媒介管理制度谈谈短视频平台的社会责任。(20分)
## 四、 材料分析题(15分)
### 1. 结合相关媒介经营管理知识,分析西方媒介频繁售卖与并购背后的原因。(15分)
# 2022-内蒙古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 一、 名词解释(5分\*5)
### 1. 新闻编辑方针(5分)
### 2. 电视现场报道(5分)
### 3. 社论(5分)
### 4. 元宇宙(5分)
### 5. 媒介的信息整合能力(5分)
## 二、 简答题(10分\*3)
### 1. 新闻编辑的功能(10分)
### 2. 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关系(10分)
### 3. 客户端新闻标题制作的特殊规律(10分)
## 三、 论述题(25分)
### 1. 数据新闻的功能和价值(25分)
## 四、 实务操作题(70分)
### 1. “双奥之城 城市之光”冬奥会融媒体报道策划 (30分)
### 2. 清朗行动评论,评网络运营账号乱象,字数650字(40分)
>
> (实务材料具体内容记不太清,所以在这里引用《人民日报》的饭圈清朗评论,以供借鉴)
>
> 《人民日报》2021年5月13日评论文章——
>
> 《治理“饭圈”乱象,净化网络环境》 下附链接:
>
> http://yn.people.com.cn/n2/2021/0513/c372441-34722977.html
>
> 
# 2021-内蒙古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 一、 名词解释(6分\*5)
### 1. 建设性新闻(6分)
### 2. 数字鸿沟(6分)
### 3. 镜中我(6分)
### 4. 采访札记(6分)
### 5. 媒介危机管理(6分)
## 二、 简答题(12分\*5)
### 1. 什么是全媒体传播体系?(12分)
### 2. 简述议程设置与框架分析的区别。(12分)
### 3. 在进行现场报道时,对记者有哪些要求?(12分)
### 4. 简述加布里埃尔·塔尔德的传播思想。(12分)
### 5. 迈克尔·波特的三种媒介竞争战略内容。(12分)
## 三、 论述题(20分\*3)
### 1. 以今日头条为例,谈谈对信息茧房的认识。(20分)
### 2. 有专家批评主流媒体萌化灾难新闻,谈谈你的看法。(20分)
### 3. 用符号互动论阐述社交媒体上“逢考转发锦鲤”现象。(20分)
# 2021-内蒙古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 一、 名词解释(6分\*5)
### 1. 数据可视化(6分)
### 2. MR(6分)
### 3. 信息素养(6分)
### 4. 新闻策展(6分)
### 5. 融合新闻(6分)
## 二、 简答题(12分\*5)
### 1. 简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新媒体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2分)
### 2. 简述新闻评论的社会意义。(12分)
### 3. 传统媒体如何在社交媒体上涨粉?(12分)
### 4.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生产主体发生哪些变化?(12分)
### 5. 疫情期间主流媒体扮演的社会角色。(12分)
## 三、 实务写作(30分\*2)
### 1. 以《我们未来需要怎样的教育》为题,写一篇800字评论。(30分)
### 2. 2021年建党一百周年,如果你是微信公众号的主编,写报道策划方案。(30分)
# 2020-内蒙古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 一、 名词解释(6分\*5)
### 1. 四全媒体(6分)
### 2. 媒介组织形象(6分)
### 3. 休眠效果(6分)
### 4. 拟剧理论(6分)
### 5. 迭代新闻(6分)
## 二、 简答题(10分\*6)
### 1. 简述舆论的特点及新闻媒体与舆论的关系(10分)
### 2. 简述特写镜头的主要作用(10分)
### 3. 影响新闻选择的因素(10分)
### 4. 分析非语言符号在现实人际交往与网络人际交往中的运用状况、主要功能与作用(10分)
### 5. 简述媒介产品的特点(10分)
### 6. 简述关系传播理论的内涵(10分)
## 三、 论述题(20分\*3)
### 1. AI对新闻业的解构与重塑(20分)
### 2.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义(20分)
### 3. 科恩说“新闻界在告诉人们怎样想这方面大都不怎么成功,但在告诉人们想什么方面却异常有效”,请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20分)
# 2020-内蒙古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 一、 名词解释(5分\*5)
### 1. 融合报道(5分)
### 2. 沙漏结构(5分)
### 3. 添加白名单(5分)
### 4. 三度重复(5分)
### 5. 传感器新闻(5分)
## 二、 简答题(10分\*3)
### 1. 简述解释性报道的写作要求(10分)
### 2. 简述用典在新闻评论中的效果(10分)
### 3. 虚拟现实在新闻报道中的优势(10分)
## 三、 论述题(15分\*2)
### 1. 某学者认为“对真实性的把握和对客观事物的追求,无论什么时代都不会过时”,谈谈你的理解(15分)
### 2. 新中国70年报道为例,简述重大主题报道策划的原则和报道路径(15分)
## 四、 操作题(65分)
### 1. 根据新闻六要素写在以下几个材料消息中,读者可能问到的问题(20分)
>
> 【材料】
>
> 材料一:DINOE(交通治理信息系统)在新加坡发布;
>
> 材料二:内蒙古鼠疫感染者,解除医药隔离;
>
> 材料三:流沙河因病逝世,享年88岁;
### 2. 材料:《蓝天发现中国最早人类文明遗迹》;将上述材料改写为微信版,字数少于500字(20分)
### 3. 材料:关于内蒙古库布其沙漠治沙绿化,促进经济发展;根据材料写一篇500字的短评(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