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大学 00:00 辽宁大学26级新传考研择校分享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1256.webp]] 1. 拖鞋哥的择校课晚上八点开始,分享的主题是东北地区的211高校,辽宁大学。 2. 贝蒂学姐,作为研一在读的学生,被邀请来详细介绍辽宁大学的基本考试情况。 3. 学姐感谢瑞瑞姐的提问,并正式开始择校课的分享,对在周六晚上参与分享的同学们表示感谢。 4. 贝蒂学姐将进行26则相关课的分享,目的是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辽宁大学,为择校提供参考。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1372.webp]] 1. 今天的讨论重点是针对二六级考研的新情况、新挑战以及新问题,并准备回答大家的相关疑问。 2. 在讲课过程中,鼓励同学们准备问题,以便在最后进行答疑环节。 3. 首先将分享关于学校及真题的一些情况,特别是学校今年的重大改动,这些信息可能已在官网或其他途径有所提及。 4. 全方位介绍学校情况,特别是对于有意向报考本校研究生的同学,提供关键信息和关注点。 5. 强调对学校26意向考研的同学,本次分享将提供重要指导和信息更新,值得特别关注。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1474.webp]] 1. 辽宁大学在新传领域全国范围内表现良好,尤其在文史方面具有优势,是一所纯文科类的综合学校。 2. 学校重视文史类素养,即使文史素养 initially 较差的同学,通过一年的学习也能得到提升。 3. 初试和复试环节均包含文史哲的考察,这是辽宁大学的特色之一,反映了学校在历史和哲学领域的强大实力。 4. 学校参与211工程,且在全国排名前列,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为学生提供了就业和实习的优势。 5. 学校的历史和哲学专业在全国排名前列,这不仅彰显了学校学术实力,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1578.webp]] 1. 大学是211院校,品牌知名度高,同时是辽宁省的重点建设大学,具有较高的教育质量和学术声誉。 2. 学校在招生时并不歧视本科专业,非常保护第一志愿,只要初试分数达标,上岸机会较大。 3. 学硕采取等额复试,而专硕近几年没有调剂名额,复试竞争激烈,学硕的等额复试机制对考生较为有利。 4. 学校位于沈阳,地理位置优越,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5. 最新的学科评估中,学校从原先的C+升至B-,表明学校的学科建设有了显著提升,新一轮的学科评估结果对考生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03:08 沈阳学校学科评估升级及考研优势详解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1689.webp]] 1. 学校专业实力提升至B减级别,通过专业数据分析显示整体专业课实力强劲,成为B档学校,为学生学习和工作提供坚实基础。 2. 专任教师队伍由副教授和教授级别组成,多数来自85211院校,甚至有海外教育背景,确保了师资力量的高质量。 3. 学校参与与新闻及新媒体研究相关的国家社科项目,拥有雄厚的学术背景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科研机会。 4. 报录比为10比1,性价比高,不仅在东北地区有影响力,在全国也具备实力,降低了考研风险,确保公平竞争。 5. 学校与沈阳市多家媒体如辽宁日报、沈阳日报有合作,提供实习就业渠道,确保学生在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机构有实习和就业机会,官方网站提供了更多相关信息,建议关注。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1796.webp]] 1. 关注并收藏辽宁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和学校官方的网站,方便查找考研信息。 2. 从这两个网站获取二五级考研的笔试、复试信息,以及参考书目的下载。 3. 九月份时,特别关注辽宁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下载参考书目的相关信息资料。 4. 初试通过后,到学院网站下载进入复试的名单;复试通过后,查看复试成绩的总名单。 5. 重要时间节点需关注网站,此外还需关注学术讲座热点栏目,但无需日常频繁访问,可通过关注公众号来获取更新信息。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1932.webp]] 1. 校园风光展示:开学时亲自拍摄的照片,包括校门、宿舍楼旁蓝天旗帜和银杏大道。 2. 银杏大道特色:学校位于东北地区,秋天银杏树景色优美,冬天则有大雪,吸引南方学生体验。 3. 学习与生活并重:强调学校不仅注重学术学习,也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校园风景。 4. 招生信息:今年提供30个学硕名额,其中新闻学和传播学各15个名额。 07:02 2025级新闻与传播专业招生信息及变化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2041.webp]] 1. 新闻与传播专业招生名额往年稳定在三四十个左右,未出现过个位数或六七十个的极端情况,适合考虑报考。 2. 学费有所上涨,从原先的约17500元涨至每年2万元,且学制延长至三年,总学费达6万元,需根据个人经济条件谨慎考虑。 3. 推荐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报考学硕,因其学费相对较低,性价比更高,尽管现在专硕和学硕学制均为三年。 4. 学校特色之一是英语考试可选择日语或俄语替代,特别适合外国语类本科如俄语、日语专业的学生,可作为提高分数的策略。 5. 总招生名额(包括新传专硕和学硕)大约在六十几个左右,历年的分数线稳定,整体招生规模较为可观,值得考虑。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2141.webp]] 1. 专硕复试线今年为401分,因普遍评分较高,以避免调剂困难;学硕复试线通常与国家线持平,竞争相对较小。 2. 专硕竞争激烈,复试比例约为1比1.2,需在笔试和复试中均下足功夫以提高竞争力。 3. 学硕招生人数稳定在30人左右,而专硕招生人数从60人降至35人,显示竞争愈发激烈。 4. 推免生数量增加,特别是专硕推免生从1人增至8人,影响统考招生名额,考生需关注官方9至10月公布的推免人数。 5. 总招生人数减去推免生人数后,才是统考考生实际竞争的名额,跨专业或首次考研的同学需特别注意这一信息。 09:34 2021-2025年考研分数线及竞争情况分析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2246.webp]] 1. 去年统考名额为27个,复试名额有时会扩张,但目前趋势是竞争激烈,复试阶段会淘汰部分考生。 2. 专硕项目几乎从未出现连续多年等额复试的情况,总是会筛选淘汰一些学生。 3. 考研是一种竞争激烈的选拔性考试,目的在于筛选优秀人才。 4. 鉴于考试的选拔性质,建议考生尽量提高自己的分数以增加竞争力。 5. 过去在疫情期间,可能存在等额复试的特殊情况,但现在已经不再是常态。 12:04 研究生复试流程及成绩计算方法详解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2355.webp]] 1. 复试成绩计算中,外语部分占20%,其中英语和政治部分若不合格,即使总分达到要求也无法录取。 2. 综合思想素质评估在复试中也非常重要,大多数考生都能通过这一环节,主要考察政治相关问题。 3. 学校允许同等学历的学生参加考试,包括专科院校、无本科学历的本科学生以及成人本科的应届生,但需通过初试和复试的加试。 4. 同等学历的考生在初试和复试中需要额外参加两门加试科目,合格后才能继续后续流程。 5. 复试成绩的计算方法和公式是复试流程中的关键部分,对于最终录取结果有重要影响。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2463.webp]] 1. 计算公式复杂,包括先将成绩除以5,然后乘以0.7,再加复试成绩乘以30%,但老师们会负责计算。 2. 总成绩计算方法和权重由官网公布,考生需专注于提高初试分数,无需在初试阶段过多考虑计算公式。 3. 复试环节需考虑成绩计算公式,初试时则不需要。 4. 小语种推免似乎是可行的,具体细节需进一步确认。 5. 初试和复试成绩占比约为三七开,具体比例可见相关表格。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2609.webp]] 1. 学费和奖学金方面,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只要发表了论文或有特殊竞赛嘉奖,都有资格竞争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每年两万元)和学校自定的学业奖学金(一等8000元,二等5000元)。 2. 学业奖学金每年评选一次,专硕和学硕学生均可参评,专硕从今年开始也是三年制,因此三年内都有参评资格,学硕和专硕的奖学金评选不混淆。 3. 助学金方面,所有考上的学生都有资格获得,学校规则是每月发放600元,全年发放十个月(寒暑假的8月和2月不发)。 4. 关于住宿,以女生宿舍为例,实际收取的费用是900元,尽管官方标注的费用可能是1000元或1200元,但实际收费为900元,未来入学的费用可能会有变动。 5. 非定向就业的研究生才有资格申请学业奖学金,这是申请奖学金的一个重要条件。 13:56 专硕与学硕的学费、奖学金及住宿费用详解 15:25 专硕三年学制下学习安排与导师介绍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2708.webp]]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2825.webp]] 1. 陈院长:长江学者,担任新闻史课程教学,指导本硕博学生,主持多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2. 安珊珊老师:专注于新媒介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传播、网络舆情及媒介融合,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成员。 3. 魏宝涛老师:广告学专家,辽宁省广告协会重要成员,指导学生参与大广赛,擅长广告学论文指导。 4. 马云飞老师:新媒体实务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领域专家,拥有人民大学学习背景,在新闻学领域有深厚造诣。 5. 各位老师的研究方向涵盖新闻史、新媒体、广告学及媒体研究等多个领域,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导师。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2926.webp]] 1. 第四位老师是驰翔老师,他专注于广告学理论教学,可能在学硕课程中遇到,真题多由陈强老师和魏宝涛副教授级别老师出题。 2. 陆陆英老师主要研究文化研究和影视美学,拥有文学背景,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素养较高。 3. 每位老师都有独特的研究方向和特色,建议学生深入了解一下,阅读他们的论文,关注基金项目,以及他们在业界和学界的合作伙伴。 4. 在考研备考阶段,分享了一些重点书目,这些书目是备考过程中较为注重的参考书籍。 17:43 考研新闻传播学专业书目推荐与备考建议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3026.webp]] 1. 学硕和专硕的基础阅读包括郭庆光和刘海龙老师的书籍,重点在于范式与流派,强调理论基础的扎实。 2. 跨考同学建议在5月6月之前完成基础书目的阅读,包括彭兰、刘海龙、陈立丹和李良老师的著作,以新闻学和传播学理论为主。 3. 学硕的侧重点可能更多在新闻史和传播学理论的拓展,而专硕同学即使没有明确要求,也应主动阅读刘海龙老师的书籍以增强竞争力。 4. 基础书目之外,鼓励学生阅读更多拓展书目,以提升专业素养和积累,表明参考书目只是起点,深入学习需更多努力。 5. 对于新闻理论教程、采写编评这四本书,建议通过电子版阅读,不推荐购买纸质版,以适应现代学习方式和节约资源。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3122.webp]] 1. 对于跨考的同学,重点应放在中外新史、网络传播新闻学和传播学教程这几本书上,这些是必看且必须购买的。 2. 这几本书中的简答题和名词解释非常重要,尤其是名词解释,它在学硕考试中占了30多分,有时甚至达到50-60分。 3. 四本特定的书籍在考题和真题中涉及不多,因此如果时间紧张,可以选择不看或不购买。 4. 课件中已包含相关知识点的编写,如果对某些内容不放心,可以额外阅读了解。 5. 背诵简答题和名词解释是提高分数的关键,需要特别重视。 20:06 辽宁大学新闻学硕与专硕考研备考指南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3223.webp]] 1. 学硕的主要关注点包括中外新闻史、新闻学、传播学,以及大量广告学内容,有时广告学题目甚至占据试卷一半以上分数。 2. 对于在学硕和专硕之间犹豫的同学,扎实的广告学理论知识尤为重要;如果本科专业为广告学或对此方向感兴趣,可以考虑学硕。 3. 如果对广告理论不够熟悉,建议选择专硕,避免在中外新闻史和广告学理论上的双重背诵压力。 4. 考学硕的同学应特别关注中外新闻史和广告学理论的学习,因为这两部分分值占比大,且几乎必考。 5. 实务写作在学硕考试中占比不大,通常不会超过30分,重点仍需放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上。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3319.webp]] 1. 专硕学习应主要关注陈丽丹老师和郭庆光老师的书目,这是基础内容。 2. 李良荣的书籍是拓展部分,尤其因为其中包含有关AI或算法的新的补充内容,建议阅读第八版以了解最新的业界学术热点。 3. 方汉奇老师的《中国新闻史》是必读书目,同时外国新闻史也非常重要,不能因为是专硕就忽视这两部分内容。 4. 新闻史在考试中占有重要比重,可能占到整张卷子的三分之一,即30到50分,因此无论是选择辽宁大学的新闻专硕还是学硕,都必须熟练掌握新闻史。 5. 周星驰和外星石的内容对专科同学特别重要,这也强调了新闻史学习的全面性和深度,不能放飞自我,必须认真对待。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3414.webp]] 1. 对于网络传播概论的教材,建议购买并阅读第四版和第五版,第四版为基础输入2017年,第五版为2023年更新,是重点背诵内容。 2. 广告学概论的马工程版本,重点在于掌握简答题和基础名词解释,这是考试中的关键知识点。 3. "引爆社群"一书虽未直接体现在考题中,但推荐通过电子版阅读,以拓宽知识面。 4. "广告经典案例分析"主要用于提升个人素养,同样推荐通过电子书形式阅读,无需购买纸质版。 5. 后两本书籍——"引爆社群"和"广告经典案例分析",主要通过电子书形式进行学习,以增强理解和应用能力。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3514.webp]] 1. 广告学专硕的理论考察范围相对学硕较少,但仍需扎实掌握基础理论。 2. 专硕考试特色在于结合理论分析案例,新闻学和传播学是每个考研生都需要准备的内容。 3. 专硕考试中包含15分的新闻稿评分析,要求学生分析稿件,这是专硕与学硕的主要区别之一。 4. 专硕实物部分总分为45分,由15分和25分两部分组成,而学硕的实物部分可能是25分和30分。 5. 学生在选择学硕或专硕时,应根据上述区别和个人兴趣、能力进行考虑。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3612.webp]] 23:34 2024及2025年专硕真题分析与备考策略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3711.webp]] 1. 学校考试热点侧重于毛毛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跨文化传播及网络行动者,强调关注近三年学术热点,需阅读学术期刊以了解最新研究动态。 2. 材料分析题为学校特色题型,要求结合案例和理论分析具体现象或案例,并提出营销策划策略,需融入个人独特见解以获得高分。 3. 专硕广告学出题方向具有特殊思考点,如从社会化网络营销理论角度对文旅局提出营销策略,体现了题目的独特性和新颖性。 4. 考题涉及信息茧房的概念及其在媒介不发达国家的破解方法,要求考生展现独立思考,避免人云亦云的答案,体现对国际传播和网络传播的理解。 5. 实务写作部分包括对网红卖惨现象的评论和关于长江文化活动的800字评论文章,建议考生关注工人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以获取社会类材料,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3811.webp]] 1. 传播学特点题目要求不仅提供名词解释,还须结合特点进行深度讨论,反映出新的现象或挑战以获得高分。 2. 新闻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及其奠基人和著作被提及,显示了对新闻自由周年事件和热点考点的关注。 3. 新闻史在考试中占有极大比重,三个新闻史题目共计45分,强调背诵对获取分数的重要性。 4. AI时代的传播发展影响题目结合了传播学教程的内容与学术热点,体现了学校对旧题新考法的偏好。 5. 融合媒体在传播红色文化和国际传播方面的作用,以及新闻评论、新闻评析的重要性,突出了理论结合实际及专硕特色。 26:59 考研传播学与新闻史备考策略及学校出题特色 29:44 结合个人特色提升学术分析与写作质量 31:43 备考新闻传播学专业:重点内容与策略解析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3993.webp]] 1. 了解并深入研究陈丽丹老师的书籍,以掌握新闻叙事的特色和未来变化,这是学校特色题目,强调每本参考书的重要性。 2. 积累关于国货品牌年轻化的案例,特别是跨界营销、节日营销等成功案例,以便在广告学题目中能够灵活运用。 3. 掌握国际传播和智媒时代下的舆论宣传策略,对于此类题目,需确保得分至少达到8分以上,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4. 关注并分析实物体例,如成都大运会大学生运动会相关的网络及京东评论,即使老材料也可能在几年后再次考查。 5. 持续关注近几年的热点话题,因为考试可能涉及之前已公开的信息或案例,如2021年的数据在2024年再次考查。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4047.webp]] 1. 传播学基础知识点复习,包括研究方法、调查研究和符号等课后题,强调这些内容在课本上都能找到。 2. 注意新闻史中的细节,特别是外国新闻史,如洛克的思想关于新闻和言论自由,需对相关学者有深刻理解。 3. 强调中国新闻史中的重要人物,如中国新闻记者,这是必背内容,无论是名词解释还是简答题都需掌握。 4. 文化帝国主义作为传播学教程上的原题,提醒学生图书上的原题可能会以新考法出现,需特别注意。 5. 实践分析题中,关注热点话题如短视频、网络直播以及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问题,国际传播在考试中占比高,需重视。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4257.webp]]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4389.webp]] 1. 新闻史和传播学理论在考试中占比较大,特别是对学派学者理论的深入分析需熟练掌握,如保罗莱文森的理论。 2. 学术热点如情感传播、网络文化的特质等是考试重点,要求考生结合热点和生活实践进行深入分析,以获得高分。 3. 数据新闻和新闻生产结合AI的写法是网络传播的必考内容,需特别注意。 4. 学硕考试题型包括十分的简答题和20分的论述题,题量大,知识含量浓度高,需充分准备。 5. 新闻职业道德是862考试中的重要考核点,需重视。 35:13 备考新闻传播学硕士:重点理论与热点结合策略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4502.webp]] 1. 学校的学硕和专硕考试题目有相似之处,例如都考了文旅热话题,显示了新媒体发展与政务新媒体部分的重要关注点。 2. 特色评论和科技新闻是学硕考试的关注方向,特别是在近几年的真题中,如柳叶隙隙案例的出现,强调了对科技新闻理论与实践的重视。 3. 简答题部分应特别注意包含广告类理论和广告热点的题目,这表明了广告理论与实践在新媒体环境中的重要性。 4. 对于24年的学硕真题,新闻史的理论背诵仍然是重点,这强调了对新闻学基础理论掌握的必要性。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4635.webp]] 1. 西红柿和螺旋理论是考试中的重点内容,几乎每隔两三年就会考到,强调了这些知识点的重要性。 2. 世界广播电视的体制机制是一个在前几年专硕学硕考试中都考过的重要话题,体现了其在考试内容中的循环性。 3. 文化研究的表在传播学理论的拓展专题中出现,提示学生在复习时需注意细节和边缘知识点。 4. 坚持党性原则的马克履行文官后真相的成因是老题,但需结合新的技术如AI和算法来回答,以提高区分度和得分。 5. 862部分考试内容包括广告学知识(如广告定位、附加价值)和新闻学题(如新闻事实、新闻语言),强调了理解和拓展这些知识点的必要性。 38:26 上海报业改革与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策略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4743.webp]] 1. 上海报业改革是重大事件,包括去年的大使报价改革及今年澎湃新闻的复审环节,涉及AI技术应用与裁员,是行业热点案例。 2. 建议考生灵活运用已学知识,将上海报业改革等热点案例应用于不同科目的考试中,实现知识的活学活用,提高答题质量。 3. 近年考试频繁涉及科技新闻,特别是人工智能(AI)技术,如今年的人工智能评论题和去年学硕考试中的AI技术正能量题目,强调AI的正面影响。 4. 学术型硕士(学硕)考试更侧重于科技新闻,而专业型硕士(专硕)则更多关注社会类话题,考生需根据考试方向调整复习重点。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4862.webp]] 1. 学硕特点包括不仅考察基础知识,还涉及学术专题与热点,理论深度要求高,需准备新闻学、传播学、中外新闻史、网传、广告学等六个学科内容,学习难度较大。 2. 实务部分占比相对较小,仅约20分钟,涉及的实务题目不会特别多。 3. 主要备考重点应放在参考书上,深入学习和理解理论知识。 4. 经验分享指出,备考战线较长,需做好一年时间的准备规划,强调了持续性和长期努力的重要性。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4983.webp]] 1. 以专业课为主,避免过度专注于公共课如公共英语和考研政治,导致专业课学习被忽视。 2. 强调做个人笔记的重要性,建议结合自身学习方法和网上资料,创作出自己的学习内容和答题模板。 3. 在紧张的后期阶段,利用工具如ChatGPT结合个人提示词和语料,快速撰写论述题并整理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4. 强调理解优先于死记硬背,尤其是在面对大量信息如新闻时事和行为史时,先理解其含义和背景更为重要。 5. 理论结合实践,不只是记忆理论,更重要的是学会应用理论分析案例,特别是在广告学和网络传播等学科中积累相关案例。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5096.webp]] 1. 到7月和8月,主要开始练习实物,前半年则主要集中在看书学习。 2. 从9月到11月,开始通过写答题卡进行模拟考试,以增强实战经验。 3. 12月份,进行专题的疯狂训练和题目的默写,通过购买空白答题卡进行抄写练习。 4. 强调真题的重要性,建议从拿到参考书开始就研究真题,以提高学习效率和针对性。 5. 最后,进行答疑环节,解答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5224.webp]] 42:47 辽宁大学学硕与专硕考研报录比及备考建议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5356.webp]] 1. 初试报名人数方面,学术型硕士(学硕)大约100人左右,专业型硕士(专硕)可能达到400人左右,整体竞争并不如外界宣传的那样激烈。 2. 尽管近年来考研热度增加,尤其在疫情期间报考人数增多,但辽宁大学的报考人数和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尤其在211高校中,竞争压力较低。 3. 学校在东北地区的认可度较高,对于考生而言,只要认真复习,取得不错的初试分数是完全可能的。 4. 针对不确定选择学硕还是专硕的同学,学姐建议关注近两年的考点考察情况,了解题型难度和考察重点,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备考。 5. 辽宁大学在东北地区具有明显优势,对于考生而言,无论是从认可度还是竞争压力来看,都是一个相对有利的选择。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5472.webp]] 1. 建议学习能力、自控能力或背诵能力较强的同学选择学硕,同时需考虑家庭资金情况。 2. 专硕学费今年变贵,三年6万,对普通家庭来说需要仔细考量经济负担。 3. 学硕的考试难度可能更大,答题批改分数可能比专硕更严格,背诵压力也较大,尤其是新闻史和广告学部分。 4. 学硕要求掌握的名词解释很多,涵盖了六个小学科,新闻史和广告学的占比尤其高,需要强大的背诵能力。 5. 对于运营能力较强的考生,推荐选择专硕。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5607.webp]]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5742.webp]] 1. 首先,针对考试,建议结合个人情况,关注考题上的差异,尽量扬长避短,以提高备考效率和针对性。 2. 其次,学生普遍关心真题是否会重复考察,以及辽宁大学对广告和新闻史的关注较多,需要针对性复习。 3. 对于新闻史和广告学理论的复习,建议以理解为主,理解后再背诵,这样记忆更牢固,背诵也相对容易。 4. 关于新闻史的难度,主要以简答题形式出现,建议先背诵方汉奇老师教材的课后题,因为大部分考察内容都是课后题的原题。 5. 广告学占比方面,学硕较多,专硕则可能是一个理论结合分析类的材料题,25分在334部分,而专硕的440部分不考广告学,主要集中在334部分。 46:24 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备考策略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5873.webp]]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5996.webp]] 1. 学硕要求高学习能力、良好学习习惯及背诵能力,需要广泛深入接受信息,积累深厚的知识。 2. 学硕考试题目难度大,需背诵内容多,特别要求对情感传播、深层次宣传领域有深入理解和大量论文阅读。 3. 专硕考试风格更注重实际应用,不仅考察基础知识,更结合学界和业界的热点问题。 4. 专硕相对学硕来说,可能没有那么学术化,更侧重于实践与理论结合的考察。 5. 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都需要关注学界和业界的最新动态,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考试内容。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6153.webp]]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6265.webp]]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6387.webp]] 1. 对于对辽宁大学感兴趣的学生,应做好心理准备,该学校在师资上对于新闻史和广告学部分较为偏重,无论选择学硕还是专硕,这部分内容的重合度较高。 2. 在备考过程中,虽然可能在出题方向上有细微差异,但广告和新闻学都是必学的科目,需要学生扎实掌握。 3. 若学生的背诵能力较强,选择学硕可能会获得更稳妥的分数,因为学硕考试可能更侧重于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4. 相比之下,专硕考试可能更加灵活,偏重于应用能力的考察,因此在择校和选择学位类型时,学生应根据自身情况和能力进行评估和选择。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6558.webp]] 1. 辽宁大学的就业情况整体可观,毕业生不仅在本地就业,也有前往南方,进入互联网大厂如京东、小红书等工作的机会。 2. 尽管211院校的背景能为简历增色,吸引HR注意,但工作能力仍是决定因素,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新兴领域。 3. 学校提供的光环重要,但个人工作能力更为关键,行业竞争大,跨专业就业、考公务员、考编、考博等都是学生的选择。 4. 过往经验显示,即使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有学生凭借对学术的热情成功申请到博士,表明个人努力和经验积累至关重要。 5. 下一场分享将针对西北地区唯一的985院校——兰州大学,探讨其学术及就业相关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多视角和选择。 50:23 辽大就业情况及学习经验分享 ![[4-成果/公开课/26择校课/attachment/辽宁大学/IMG-20250428110106684.webp]]